國際認證定義
ISO是一個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準組織”。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組織。它成立於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際標準化協會國際聯合會”(簡稱ISA)。IEC也比較大。IEC即“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1906年在英國倫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標準組織。IEC主要負責電工、電子領域的標準化活動。而ISO負責除電工、電子領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領域的標準化活動。
ISO宣稱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進標準化及其相關活動的發展,以便於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換,在智力、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開展合作。”
ISO現有117個成員,包括117個國家和地區。
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瑞士的日內瓦。中央秘書處現有170名職員,由秘書長領導。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協力廠商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範性檔的活動。”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生產的產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協力廠商來判定。協力廠商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這就是說,協力廠商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協力廠商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害關係,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係,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那麼,這個協力廠商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
ISO是一個國際標準組織,其成員由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國家標準化團體組成,代表中國參加ISO的國家機構是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CSBTS)。ISO與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有密切的聯繫。ISO和IEC作為一個整體擔負著制訂全球協商一致的國際標準的任務,ISO和IEC都是非政府機構,它們制訂的標準實質上是自願性的,這就意味著這些標準必須是優秀的標準,它們會給工業和服務業帶來收益,所以他們自覺使用這些標準.ISO和IEC不是聯合國機構,但他們與聯合國的許多專門機構保持技術聯絡關係.ISO和IEC有約1000個專業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各會員國以國家為單位參加這些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的活動。ISO和IEC還有約3000個工作組,ISO、IEC每年制訂和修訂1000個國際標準。
標準的內容涉及廣泛,從基礎的緊固件、軸承各種原材料到半成品和成品,其技術領域涉及資訊技術、交通運輸、農業、保健和環境等。每個工作機構都有自己的工作計畫,該計畫列出需要制訂的標準專案(試驗方法、術語、規格、性能要求等)。